top of page

 一書一世界,沈浸在裡頭總是讓人忘卻時間的概念;除了享受閱讀,我也愛分析書中使用的敘事手法、架構佈局等等,進而想瞭解是甚麼樣的人會想到這樣的故事,這個人經歷過了甚麼,是甚麼樣的環境滋養出這樣的思想,大概就是一個,迷妹的心情。

 

這個分類裡就是拿來放置迷妹心得的。

2018

黑色之書   奧罕‧帕慕克

 

好吧,我就承認吧,如果事實正如斯賓諾沙所說,一顆正在飛的石頭若有意識,也會認為它是出於自由意識在飛的話,那我就是在漆黑深山裡一顆因滑落而翻了三圈的小石子,正使勁描述那三個翻滾用以證明自己的存在。

有鑒於此書有偵探小說的成分在,大綱還是寫得模糊一些好了……故事發生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主角是30出頭歲的年輕律師卡利普,有一天,他的妻子(同時也是他的堂妹)魯雅和他那頂頂有名的報紙專欄作家的堂哥耶拉(與魯雅是同父異母、相差20歲左右的兄妹)突然失蹤,卡利普走遍伊斯坦堡、讀遍耶拉的專欄尋找二人,最後甚至代耶拉寫作、接聽來自粉絲的電話,終於看到耶拉出現在那個街角、魯雅出現在那間什麼都賣的阿拉丁商店裡,只是……

有點難描述閱讀此書當下那種震驚、安心、又恐懼的感覺究竟從何而來,被作者直指出自己曾有過的感受在一般閱讀經驗中並不少見,以我對後設的淺薄認知來看,作者絕對使用了後設手法和符號學的概念,但是,那種和讀者閱讀當下產生的心得對話的作者……實在太讓我驚嚇(艷)了,那時我甚至覺得,好啊,我心得都不用寫了,都給你寫完啦!

作者藉角色之口反覆指出的,是我們這些非西方文化國家應該都存有的暗傷,也就是「做自己,否則即毀滅」,不只國家社會層面,個人層面也是如此,但慕克同時也指出,人無法成為自己、人都渴望成為別人,用閱讀、電影、報紙媒體、櫥窗、任何生活物品去形塑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然而在書末一個以王子為主角的故事中,慕克以該名堅持成為自己的王子演示了一個堅持成為自己的人會是何模樣,在我這個成長自東亞文化的人眼裡看來,很有禪意,也可說有點侘寂的味道,但卻也因為王子確信自己和自己的人民都辦不到,讓人覺得非常惆悵

 

整本書分為兩種敘事模式,一是以卡利普為主角的第三人稱,一是第一人稱的耶拉的專欄內容,兩者以章為單位交錯出現,其中耶拉的專欄內容因為耶拉在失蹤前就已停筆,都是拿以前的舊文重新修改再刊出,配合卡利普沿專欄內容的思路、線索一步步推進情節,不但愈加深入耶拉這個從頭到尾都沒出現過的角色(儘管如此,這個角色仍然撲朔迷離,可能正因此角全由傳來文字構成,且又強烈指向文本互涉這個概念所致),也帶讀者進入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歷史、政治、文化和宗教,兩相對照的鏡像效果,讓讀者我彷彿置身鏡子屋,看著一堆自己的倒影感到孤絕,我在閱讀此書時的表情搞不好滿茫ㄉ,雖然我主觀覺得應該是眉頭深鎖才對啦

很有意思的是,慕克也曾引用土耳其先賢、我偶像普魯斯特、我老師叔本華等等西方大家的作品,並用慕克本身的風格(這是我接觸的第一本慕克的作品,會追下去的!)層層剝落,在第二意義(文字本身指涉意義以外的延伸、整體關聯意義)下由前述王子的故事脫出,切合最終尋找愛人、尋找自己的目標,這大概就是那種既被作者拋下卻又確信自己正安然待在作者堅實架構裡的安全感之所在吧!

另外還有一點很佩服慕克,他真的超級無敵會說故事的!筆下角色不止專欄作家耶拉,幾乎每個角色都有一堆信手拈來的故事可說,而且都是能另作個別發展、很有意思的故事,當然這點也十分貼合本書主軸及末語「畢竟,沒有什麼比生命更讓人驚奇。除了書寫。除了書寫。是的,當然了,除了書寫,那是唯一的慰藉。」
QQ
除此之外,本書開頭所附慕克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稿也十分美妙,我看完當下覺得我們能成為朋友~好啦我是要說,我願意成為你的讀者~

黑暗之心   康拉德

 

如果我不壓抑、不理性思考,那我讀後的感受就只有「——好恐怖!」

故事篇幅滿小,約120頁,但我看了一整天,看不到3行就得離開一下,在看評析部分時可以持續看下去,所以可以排除是我本身不在閱讀狀態的情形;看的過程覺得氣氛低迷,充滿未知與不可信任,看完之後我真的感到無比恐怖,好像平時若有似無的不明恐懼被抓出來放大、逼我直視之感,然後我才發現,這可能是比死、比孤獨、比孤獨的死還要恐怖的事物

故事來自康拉德親身體驗,情節大致如下:1890年許,一名英國籍的水手馬羅找到親戚透過有力人士獲得了船長職(但只是一艘破蒸氣船的船長),他被船東公司指派前往非洲內陸對一名蒐羅了大量象牙、前途不可限量、但已受困三個月且毫無音信的雇員庫茲進行救援,航程中,馬羅發現公司內部的利益鬥爭、帝國主義冠冕堂皇口號下殘酷醜陋的面貌、還有黑暗之心;等馬羅救到庫茲後,他才知道庫茲早已入鄉隨俗,背著公司與國家建立自己的帝國,受盡原住民的敬愛與畏懼,但此刻庫茲陷入垂死,他讓馬羅窺見不可跨越的真相,那實在太過恐怖,以致馬羅回船東公司所在的布魯賽爾,見到庫茲悲悽的未婚妻時,不由得對她說了一個美麗的謊。

——這到底那裡恐怖了啦!!!!

 

關於這個故事,在各時代、各領域都有豐碩的討論與研究成果,比如1960年代的心理分析、1970年代由尼日作家提出的種族歧視觀點、1990年代薩依德為首的文化研究,還有反對文中沙文主義的女性主義,以及同性戀傾向等等;我個人最在意的是那個難以言喻的恐怖感,書中評析指出,對於那份恐怖,應認為是「文明人」馬羅看到陷入「退化」的庫茲進行茹毛飲血、食人、活人獻祭、雜交等違背當代道德觀的行為,那種對野性及慾望的絕對臣服是「厭惡所致的迷戀」、「包含厭惡與渴望的奇異組合」,這樣的話似乎可以簡單說成,我和馬羅和拉德之所以感到恐怖,是因為看到了這些野蠻行徑,並同時發現同樣身為人類的我們,身上也藏有如此獸性,的關係。是嗎?

我的想法可能非常簡陋,而且缺乏知識及權威,有誤認、誤解和恣意認斷之虞,因此連我自己都不敢給予肯定……
總之,我熬過昨晚看完故事後窩在棉被裡怕的不行、只想大叫好恐怖的衝動,綜合閱讀過程不斷分心思索的心得,我認為,我們(我和馬羅和拉德)之所以如此害怕,是因為看到了人在沒有道德、文化、群眾、家庭、工作……等等任何能依憑並且定義自我的情況下,只剩生存、慾望、恐懼和對這些底層情感的焦慮和著迷伴行的模樣,這正是去除所有表象下的真實。這樣說出來其實沒什麼,但透過拉德融合法文底蘊的英式長句,以什麼都會被吞噬的熱帶荒原為背景,這種「掙脫世界一切羈絆」詭譎且迷離的狀態,足以讓我怕的快要發瘋

故事裡幾個角色都有著不同的功能和象徵意義,比如船公司經理和在非洲貿易站的會計,前者是利慾薰心、不管他人死活的代表,會計則是在炎熱非洲都還能穿著潔白正式的衣裝、每日噴香水,堅持原有價值觀的俗人;馬羅在尋找庫茲中途遇見的年輕俄籍冒險家身穿彩色補丁衣,照書中評析闡釋,小丑在西洋文學傳統中是魔鬼的代言人,如果視此角為穿著強國劃地強占代表色的花俏衣服的丑角,以欽慕姿態將庫茲推離人世,似乎可以說得通;而穿著華貴、激動卻無言的非洲女王,因有拉德在文中顯著的明喻,應當可視為是非洲大地、自然意識的化身,她對庫茲的離開無情卻不捨,但除了朝駛離的蒸氣船張開她赤裸的雙臂外卻也什麼都沒做,喔這裡也讓我覺得恐怖,好像她知道庫茲除了死以外再也離不開了

最後是庫茲,在馬羅帶著庫茲的遺物回到「文明世界」後,各個與庫茲有關係的人找上門來,拉德在這裡處理庫茲在現世的身分和社會地位,其中庫茲的表兄弟說他具備取得無限成功的所有特質、曾是出色的音樂家,與庫茲曾是同事的記者說,庫茲最適合的領域應該是政治,他寫作不太行,但他的演說有夠激勵人心,如果他回來,有可能成立一個激進的政黨。其實我在看到這一段之前,有聯想到那個,希特勒;考慮到本書作成時間和希特勒活躍的年代和我所感到的恐懼,我慎重考慮將這一切放入「人性」的範疇

本書形式上也很有趣,這故事其實應該是第三人稱上帝視角,但拉德在把主角馬羅所在的時代和現實背景,以及說故事的位子安排好後就全部交給馬羅進行口述了,所以文中所有文句都帶有對話的引號,讓讀者我就像真的坐在馬羅附近聽他講故事一樣,那麼真實,好像連他的嘆息中的濕氣都能感受到那樣真實

嗯剩最後一點點想說的了。這個譯本是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之一,前面提到的「書中評析」放在整本書的一開始,有非常完備的作者、成書背景、各界研討、故事架構分析、中譯沿革以及各中譯本間的誤譯比較,還有衍生的研究書目和網站,另外,故事本文中的註釋除了名詞解釋外也附有評析和指導,啊……是各種詳盡沒錯啦,我也因此特別信任這個譯本的還原程度,只是我好不容易離開學校了,再也不會有人用教科書出版商提供的正確答案冷酷的阻擋我的疑問了,但現在卻還得在閱讀產生心證的當下去核對書頁下方的評釋,一一驗證自己的想法與學者見解的差距,唉……我知道這世界不缺想法,更不缺我這些無甚價值的想法,但我的想法就是我的啊………………

羅安娜女王的神秘火焰   安伯托·艾可

 

雖然閱讀的過程中一直在為自己的不學無術感到慚愧,但仍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享受了一把大師的格局。

大體說來,這是一個失憶的人找回自己的故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份由主角身邊的人提供線索,第二部份主角回到鄉下老家、在閣樓裡的收納物中探索,第三部份主角陷入昏迷,過去的記憶卻自行浮現於意識,他在這些回憶中達到自我的終極目標,一一尋獲他找了一生的愛、性和令他畏懼的死,與自己結為一體。

主角是個失憶的古書商,他忘記和自己有關的一切,但對經典文字卻跟日常生活技能一樣記得一字不漏,整個故事的第一部,讀者我就跟著主角的老婆寶拉一起認識主角這個人,一邊看主角掉書袋;到第二部的主角老家,他發現祖父和自己童年時期的收藏,他花了很長的時間聽那些音樂,讀那些書,但他發現,即便再花個二十年把那些構築他過去的書本漫畫看完,重新把斷掉的記憶連結接起,他也找不回他自己;在這裡,艾可藉主角和祖父的收藏重現了二戰時期義大利法西斯政權下的文化主調,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義大利方的二戰面向,老實說跟得完全不比第一部的掉書袋部分輕鬆,但有些共同的成長記憶(比如米老鼠、倉庫探險、對漂亮女明星畫報的悸動等等)貼身陪伴我,因此仍然看的非常樂在其中

這本書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插圖,都是書裡文字所描述過的東西,它們通常會出現在描述文字之後,所以感覺有點像對答案,讓讀者核對我依照文字描述建構出來的物事和作者所要講述的物事是否相同;其實我有發現,我對文字描述的空間重建能力從來就不太好,至於圖片,真是,看文字所產生的感觸和直接用眼睛看圖片,完全不一樣啊……噢這種對認知模糊卻強烈的意識也許是我信任文學的原因之一

到了第三部,艾可隆重的送了一個角色便當,也描寫了一段絕美的愛情,然後在一陣毫無道理的夢境後達到自我融合那種彷彿回歸母親子宮的安定感,然後馬上結束故事,丟下讀者我在那裡悵然若失,真、真的是一個難以言喻的絕妙閱讀體驗啊……
在這個階段,因為主角已陷入昏迷,所以他是完全的向內探詢,一段一段的過往自動浮現,這時候那些曾經在第一、二部出現過的那些物品、主角無意識脫口而出的經典,融合了初登場時似是而非的意義,找到了它們真正的所在,因此而釋放出的力道大得驚人。我尤其對上述提到關於死亡和愛情部分情節的處理感到佩服得五體投地,艾可總先準備好一切需要的元素,把它們用極其理性的方式組織好,然後再為他們注入炙熱的靈魂,呃啊啊……那個用自殺一下子操了法西斯份子、德國人和上帝的葛諾拉,和大鼻子情聖式的窮盡一輩子追索的愛,奪去了我的心

唉,我只懂符號學的一點點皮毛,但可以隱約察覺到暗埋在動人故事下那些理論層次的骨架,覺得艾可真的真的超強,同時也覺得該好好去學習了……不過,回頭想想我在艾可在另一本書裡所學到的,關於閱讀故事的四個層次:表面性、道德訓誡性、寓言性、神秘性,我還是決定大膽的說出,自己在這本書的閱讀中好好的享受了一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