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酸臭之屋   歐文.威爾許

 

該去看猜火車了。

 

嗯嗯嗯看來是我從來接觸的風格太優美了,不過其實,就算隔著嗑藥、暴力、性愛、足球等我根本就沒有的習慣,我還是能對那些因為政策、規範困鎖在社會底層,盡力把自己搞爛的人的故事裡那種令人沮喪的肚爛感感到共鳴

 

我大概也是想寫出這樣的故事的,不過力道沒能像歐文這樣強,也許使用的語言和選取的題材也有影響啦,但就是,殘留的只有無奈感而已

 

他的短篇真是珠玉之作啊啊!!!完全掌握了短篇就該讓人為瞬間爆開的花火炫目的精髓啊啊~~不過也許該稱這些故事為屎尿之作更為傳神嗎??

 

是說,在《聰明的傢伙》裡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樣的聰明呢?我覺得如果我不能搞懂這點就沒辦法領會這篇故事的真意

 

 

 

 

 

 

 

 

 

2015

時時刻刻  麥可康寧漢

 

絕對是吳爾芙迷妹(弟)寫的作品啊!把《戴洛維夫人》裡所有角色都設定為同性戀然後遷居到現代,依著就有的情節重新描寫,穿插著維吉尼亞書寫《戴》時的情狀,完成了一次完美深層的心靈震盪,漣漪陣陣不止。

 

我最近不時在想,是什麼樣的故事非得寫出來不可?寫小說的目的究竟為何?
吳爾芙對此提供了一個令我心神激盪的答案:小說家的任務是去傳達「多樣性的、...未知的、和無法被局限的靈魂」。
以及:去挖掘人物的夢想和欲望,並「在人物背後挖出美麗的洞穴(彼此相同),這種方法能賦予他想要的、普遍的人性、個性、深度。

 

在《戴》裡克勞麗莎的情況,他在每個認識他的人眼裏有不同的形象(這在意識流的表現手法下顯得特別現實),然而在通常觀感下的光鮮外表行止裡所埋藏的是壓抑的隱形性向問題和對生命的質疑與疏離;以故事情節來說不算刺激、峰迴路轉,但在來回描述過程中去體味掩埋在意識中的各種深度生命體晤,很美啊

 

意識流的確是如書前序中所說的,對讀者不太友善,在時時刻刻,作者保留了吳爾芙風格抽象、詩化的描寫方式,並同時採用較易閱讀的平鋪直敘手法,使得故事在維吉尼亞、克勞麗莎、布朗夫人間轉換時不至於因為進入不同時空而感到錯亂

 

雖然作者對維吉尼亞描寫的部分並不完全合我的意啦,但還是很有那種獨特魅力的;而且三個角色剛好可以藉電影演員妮可基嫚、梅莉史翠普、茱莉安摩爾的形象去代入,更加生動~
是說我也覺得摩爾有同性戀感~

 

哎喲我想看甄嬛傳可是他好幾本喔

 

喔對,故事裡對同性戀們的描寫面向我頗喜歡的:同性戀所要面對的壓迫和不諒解是很重要的心理影響,本作對此不無著墨,但分量十分輕淺,他所著重的是他們在面對這份感情、所愛之人的純粹情慾,以及如何維繫、為何持續這情慾的思索,這相當與把同性戀這件事所代表的異端成分完全消弭,專注的去探討愛人被愛這件事,我很喜歡~

 

哎喲好啦我覺得應該要先去看莫泊桑的短篇集接受點震撼教育~

森鷗外的 性生活與半日   森鷗外

 

當初被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因為「世間一般人放牧著性慾的老虎,一旦有了目標,就騎上虎背奔馳,最後墜落於滅亡之谷。」和「性慾的對象如果偏離到奇特的方向時,就會被稱為是邪惡墮落,被當作是一種病態;若真是如此,那麼忌妒的方向若是錯誤的話,是否也是一種病態?」這兩個概念?

 

我也略略想過,藝術是一種基於性慾的表現;性慾本身不具熱情,可一旦向外迸發出來,不管是藉由什麼途徑(比如戀愛)就需要,或說展現出了熱情

 

強烈的想完成一件藝術品,卻因為將藝術定義為相當高端的品味,對之有所要求而難以輕易誕產,或許也可以說是因為對性慾的壓抑所致?要不根本就是性冷感
大概是這樣的感覺唄~

 

以愛情為主體的故事可以輕易想見,如果是以性慾為主體就有點令人困惑了,也許必須透過帶有性意味的行為回頭追溯背後動機的方式去探討、進行啦,可能就因為這樣,就算故事裡完全沒提到任何性、猥褻的情色情節,仍然被禁了,這樣的結果連作者本身都知之甚詳,所以在故事最後沒把作品拿去刊登出版而是直接丟進文庫去了

 

感覺我與鷗外投緣!!!會追下去的~~

 

是說我也想試著寫寫看以性慾為主體的故事啊啊~~

奇想與微笑/舞姬   太宰治(森見登美彥編)/森鷗外

 

讀書讀累了怎麼辦呢?小睡片刻?打個遊戲?我得到了「換本書讀吧,挑輕鬆點的」的建議,試用至今,覺得在提神方面頗有用,至少在被幾位大咖文學家逗的笑得翻過來又翻過去的時候是這樣沒錯。

 

好唄其實我並不完全覺得讀鷗外輕鬆,雖然宰治說鷗外那高明的開篇破題手法「對讀者非常體貼」,的確是這樣沒錯啦,才看篇就頭會有種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被引出興味、想趕快讀下去之感;不過我在舞姬(立村文化發行)這部短篇選集得到的印象是,鷗外的開篇寫的好像報紙新聞的報導喔!!十足中立,一開始就給出相當完整的背景資訊,之後再往情節、對話進展,幾乎看不見作者本身的價值取向、意識形態,很冷靜客觀的感覺

 

但又跟我在看蘇童的黃雀記得時候,那種冷眼旁觀劇中角色的喜悲,反差出的劇烈哀戚之情不同,完全感受得出這是出自高知識份子之手的作品,從這個角度來說,鷗外跟漱石是一樣的啊,如果相較之下覺得漱石比較平易近人,那恐怕是因為,漱石他,對讀者又更加的體貼了

 

如果說寫小說的目的是藉由誰都可能經歷過的情節或心境取得讀者的共鳴,宰治可是箇中好手啊!!雖然這本奇想與微笑的編者美彥是以「讓大家看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以外的奇妙宰治」為選集主軸,而不能說這就是宰治的全面,加上我也沒把他的作品讀全,不好意思說什麼「我覺得就是這樣」的大話,但以我目前淺薄的認知,不禁覺得,宰治他真是個,為取樂大家不遺餘力的人啊

 

以奇想中的短篇而言,宰治常以以自己羞於見人的一些小事跡做為題材,讀者心中也許會覺得「啊哈哈你看看你,不過好吧,真的是這樣沒錯,我也有過這種感覺」,在編者美彥的分析下,這就算中了宰治的圈套了、算宰治贏了
對啦這也算是取得讀者的共鳴啦
你好煩啊宰治

 

像是在家犬談裡面啊,宰治又怕又討厭狗,結果卻仍因緣際會的養了一隻叫小黑的狗,同居期間仍對牠討厭的不得了,但又怕小黑咬上來而維持形式上的討好,最後因為搬家不方便,想殺了小黑卻沒殺,還要妻子弄點蛋給牠吃,從敘述看起來宰治根本就已經算是個好主人了啊!!我覺得,宰治他完美的表現出了傲嬌的魅力所在

 

總之是部很有趣很有趣的宰治短篇選,讓人閱之捧腹大笑(嗯文學意義上的捧腹大笑),也讓我想繼續去找宰治其他陰鬱的作品以及編者森見登美彥的作品來看~

 

嗯不行,我得收回再鷗外的文章幾乎看不到價值取向這句話,大失誤!!!

憂國   三島由紀夫

 

三島由紀夫一直是我閱讀經驗裡最挫折的檻,終於可以和他在這部短篇集中稍作妥協。
Richard Anthony "Ya Ya Twist"

 

以前試過潮騷和假面的告白都中途放棄了,今年初借了禁色,是比較能嚐到個中滋味了啦但還是沒能看完,只能說是我自己腦袋短路&動機不純,想看bl怎麼可以找紀夫呢再加上同時收看漱石和康成,我簡直要爆炸惹

 

對於長篇、中長篇我只能去欣賞和讚嘆,短篇不但適合隨時中斷的短程閱讀,像我這種對故事掌控能力有限的小手也比較能做觀摩學習~每個作家自有不同的風格,但那種一刀斃命的直率感、保留想像空間的後韻等卻好像是必要條件似的常駐,不過也或許這是我特別想發展的方向所以才特別注目了~

 

憂國這篇真是,太令人瞠目了@@不得不說紀夫對自己瞭解甚深,何謂「紀夫的濃縮精華」、「情色與大義的完全融合」,這就是惹當個人、相對的情愛、對國家抽象獻身全數交融時驚人的激情,真的會讓血液燃燒、讓我的單眼皮變雙眼皮@@

 

最喜歡的一篇應該是《蛋》~我也好想寫出可愛、脫力系又有意思的文啊啊~

 

是說百萬元煎餅裡夫婦的職業到底是啥啊?昭和十幾年的時代背景、夫婦收入不高、是年紀大的人不會喜歡的職業類別、有些微隱蔽性的市場行情、雙人必要、且有默契者佳、客戶以貴婦群為主、客戶有高度隱私需求、需仲介、一次可入手四五千日元
到底是啥啊?

 

唉可惡我得反省,我的用字句構還是太硬了,而且捨不得責怪自己,又太過講求細緻美豔,過去雖然有段時間以鄉野為主調,但基本上還是以都市為依歸,沒有發現這點不行;從局外人的角度去入手當代氛圍可以,但還是得再加強生活感的部分
 

雪隱鷺鷥   格非

 

「雪隱鷺鷥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知。」可惡,又一位大家帶我看完一遍金瓶梅,只能對這部巨著再次五體投地。

 

格非的評論有更多的文化、歷史、經濟、地理、思想上的考據,對於理解成書背景非常有幫助

 

金瓶梅就是那種,本身就已經是部完整的作品了,但它敘事虛實兼有,表面一套,裡層又一套,而且不同人可能讀出不同的裡層,也就是故事到了讀者處,又可形成另一個新的結構,是作者刻意為之還是讀者過度解讀,其實都有可能,但不得不說這樣的修辭技巧真他媽高明,難怪以前老師介紹這金瓶梅的時候,會說是作者為了殺人,在書頁角上滲毒,被害人就一面興奮的閱讀,一面興奮的死去,可惡我也是啊,看超快,要史惹

 

而且兩次被帶著讀完(應該是三次啦),都有種,蒼勁悲涼的茫然感,可惡,我該去重看紅樓夢惹

 

是說,上一位帶我閱讀的是文詠,兩位各種觀點有同有異,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出入點在李瓶兒臨死前就醫那裡

 

格非承襲前開一貫論點,認為金的作者就是在表中醫的裝高深,尤其對於何老人提出精沖血管一說覺得瞎斃;但文詠以他醫學背景分析,則認為金作者應該精通醫道,而何老人說的應該就是經期間性事不潔引起的細菌感染
還有對於吳月娘和陳敬濟之間究竟有沒有亂倫之事、孝哥到底是門慶還是敬濟的小孩等,想這之類的歧異,兩相比較之下,趣味橫生啊啊~~~

 

可惡該看張竹坡&愛玲的海上花列傳

地獄變   芥川龍之介

 

看到最後想起一件事,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很怕熟睡的人,很怕他不是睡著,而是已經死了。

 

龍之介的文章裡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敏感細膩的人,對於觀察到的外界、自己的感觸,都有強烈的感受性,呈現出來的文字包含了令人驚歎的人物心理變換上的精準度,和濃烈的憂鬱及恐懼,於是不禁為他感到哀傷,龍之介他,想必過的很辛苦唄

 

然後我稍微想起那種恐怖的壓迫感,促使我失眠、懷抱著恐懼和疲累的夜讀、和只能靠放聲哀嚎紓解的痛苦,幹,好恐怖
可是我還是喜歡龍之介,有過這種感受的人想必多了去,不過能以寫作方式如實展現,甚至感染讀者,真是令人敬畏;而且,他帶我看到的那個地獄真的很恐怖,如影隨行,不因書頁闔上而消失

 

再然後,我大概知道我想得到的是什麼了:我希望能有人從我的文裡看出我的核心,然後跟我說,「我懂,你寫的真好」;可與此同時,我也非常害怕有人看出我的核心,於是遮遮掩掩,裝做一副若無其事、雲淡風輕的樣子——這是我對自己文章的評析心得

東京奇譚集   村上春樹

 

大概可以抓到文青的風格了。、

對於自己的事可以流淚神傷,對別人的事從冷酷到漠然之間程度不等,這是種常態嗎?一切都從自己到角度出發,價值評判標準一覽無遺,大概也沒什麼不好的;也許我是該挑1Q84系列或挪威的森林的

 

想死的瞬間反而不一定瞭解死的,就只是想而已,對於總是得搞明白的性子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這麼一想就又繼續不乾不脆的活了下去,大概也是有這樣的角色的

包法利夫人   福樓拜

 

福樓拜的確是個無所不在、像個上帝,卻不著痕跡的作者。

 

天啊好啦我真的領略到寫實主義的魅力惹,不過如果我是在看過福樓拜後再接觸吳爾芙不曉得會不會無法接受?應該不會啦wwww我吳爾芙粉耶~

 

如果福樓拜說「這個故事完全沒有他的個人經驗在裡面」、「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是真的,那我想,他對理想主義、寫實主義、極力追求愛戀情懷的女性絕對是深惡痛絕到不行了才有辦法寫得如此深刻

 

維持這樣的觀點去看故事,會覺得他先用各種外貌、心緒仔細刻劃出艾瑪後,先借艾瑪的口揭露她的丈夫、情夫(也許可通稱為男性的普遍概括性)在感情上的怯懦、逃避和膚淺,再形成一個「女主角狂熱得接近愚蠢」的印象,因此即便是男女歡愛的場景,撇去偷情帶來的刺激不談,只是引人唏噓

 

最後艾瑪瀕死的一幕是大高潮,不管是艾瑪還是周遭的人的言行都超生動;由瞎子乞丐的出現來結束艾瑪吞食砒霜後的痛苦,大喊一聲「是那乞丐」後死去,我猜是呼應之前艾瑪找情夫借錢未果反將身上絕有的五法朗給了那乞丐那幕,讓她想起了與情夫的種種柔情蜜意和最後終究還是斷絕一切的絕望的一種反襯

 

艾瑪死後,作者用了不少篇幅處理神父和代表現代理性、批判思想的藥店老闆侯邁的意見衝突,放在這裡是最適切的,從面對死後世界態度衍生其他各種教會和新世代觀念的相異處,不特別讚揚哪一方,但我想鞭鞭教會還是作者的目的之一啦;把這樣的論辯夾在夏爾喪妻後的各種反應中更凸顯社會現實面,高明高明

 

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反襯,夏爾通篇顯得愚鈍,雖然愛妻卻對艾瑪奔放的情慾一無所知,卻在艾瑪死後思念致死;另外,在夏爾和羅多夫碰面那幕,當他坦誠他已經不恨羅多夫,甚至在羅多夫身上看見艾瑪沈溺在這名男子上的模樣,我幾乎覺得他是愛上情敵了,能寫出這種情感,真的好強啊

 

艾瑪的性格和思想在第一部第六章就表露無遺了,他所追求的是英雄美人式的戀情,浪漫、激情、詩意,他渴望奉獻自己所有,他渴望被佔有、被溫柔的掠奪,不管是身體的歡愉,還是各種接觸時所代表的意義的分析那種抽象的滿足他全部都想要,無窮盡的愛戀

 

然而,好像能給他這一切的兩個情夫終究不能和這樣的熱情同步,不解、不耐和畏懼使他們歸於冷淡,也許艾瑪在臨終前對夏爾的溫柔憐愛就是發現了他真正想要的一直在始終守護著他的丈夫身上,也或許那只是最後一次的換換口味而已

 

哎呀感想都太零碎了,下次也許該試試邊看邊編輯
然後衍生書單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來看看DH勞倫斯究竟有多傲慢~

有頂天家族   森見登美彥

 

謝謝雎鳩推薦!大大滿足了我想看輕鬆有趣又引人入勝故事的願望。

 

除了劇情完整有趣以外,看的過程跟著美彥在京都四處逛逛感覺好舒服!!只有長期在當地生活過的人才能寫出這樣近似於鄉愁的景緻啊~~

 

然後我最喜歡的角色還是青蛙二哥 二哥......

 

角色真的描寫的好生動啊~會讓人想畫一下~

 

之後有機會就來看他的春宵苦短前進吧少女!!

我在法國的歲月   茱莉亞.柴爾德 

 

是本我夢寐以求的、可愛的、閱讀起來舒服的回憶錄。

 

敘述者是電影美味關係中的名廚茱莉亞柴爾德,內容主要是他和丈夫保羅的旅居生活,以及他個人學習法式廚藝的過程;雖然我猜這可能不是雎鳩想參考的遊記類型,但是這是我理想中的旅居生活:在一個地方生活兩三年、學習精通當地語言到可以和菜市場的攤販聊天,地點除了法國巴黎、馬賽、普羅旺斯外,還有挪威奧斯陸和德國,除了當時的生活、遇見的人、發生的事,還有大量的美味食物描述,給我的感覺和宮達家的甜點教室很相近!!所以還是想推薦一下

 

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茱莉亞性格的迷人之處,還有自己近年來的缺失和追求到底為何而生: 茱莉亞是個明亮而務實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從來不多愁善感,對認真努力經營而仍然產生的失敗絕不道歉(這大概也是獅子座迷人的特質之一),這讓我想起自己的思考模式,實在太偏重內在,雖然在思索的過程中的確會有所收獲,但長此以往會越來越冰冷、壓抑,與其說逼近象牙塔,不如說是鑽牛角尖

 

所以最近我一直想把握機會享受人生(雖然用的方法還是有點窮困和枯燥),看些明快有趣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去關懷世界,去探索,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在那裡,因此這本書對我來說來的還真是時候,雖然買了它個把月了

 

哎喲看得過程真的很愉快,我都覺得可以去租撒旦的情與欲、驚悚末日&性愛成癮的女人來看惹~

 

是說書裡記載的法式美食一度讓我覺得自己在深夜熬住飢餓的能力頗強悍,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做了馬鈴薯泥而破功享受美食&注意身體狀況一樣重要啊啊啊啊!!!!! 

 

茱莉亞和保羅是一對很可愛的夫婦,最近的我剛好發現自己對交往、婚姻之類的關係的意義根本一點都不瞭解,雖然有自家爸媽啦、大法官解釋&決議啦可以參考,但我還是,沒啥頭緒


不管如何啦,他們倆真的很可愛~~~

沈思。判決。司爐。   法蘭茲卡夫卡

 

看卡夫卡真的,超像被他丟在迷霧裡的但感覺很好啦~只可惜我沒辦法藍色窗簾這象徵著...什麼壓迫痛苦下的反抗之類的,功力和研究不足

 

司爐真的是,精準細緻的小說,明明對每個角色、每個場景都有詳盡的分析,然而隱含在其中的情感卻需要讀者自行咀嚼品味,儼然是種沉痛的冷酷,像這樣既具體又抽象的敘事,令人望之凜然且唏噓,難怪無數人前仆後繼的為他傾倒

 

如果卡夫卡是個現代人,我們應該可成為好噗友~

赤朽葉家的傳說   櫻庭一樹

 

我剛好在為出自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主義移植他種文化的融合和被接受度傷腦筋,也許像這樣的表現方式是最適當、或說最能滿足讀者期待的。

 

之所以傷腦筋是因為,莫言也採用了相似手法描寫中國東北鄉村的故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但在我所能探及的華人評論大多不以為然,認為莫是使用了西方體裁,裝容中國文化,沒能表現出大中華文化的固有或是新生的特點(其他還有諸多負評,如粗俗、沒思想深度和行文瑣碎紊亂,我還在進一步思索中

 

反之數度於諾獎落馬的春樹卻是一片好評,他的風格(抱歉目前我只看了一部,還待後補)更貼近歐美文化,還有本書的作者也用了可被稱為魔幻寫實主義的手法,也為人稱頌,這兩極的反應究竟為何?

 

本書故事裡的角色幾乎可說是20世紀中葉後各個時代的代表,與其說是在看人的故事,不如說在看近代文化的演進;感覺好像是個嚴肅沉悶的題材,但因為一樹他採用了轉述語氣,只採重點陳述,故事中人物的細緻反應及心理被割捨,讓整部小說輕快、而且節奏明確

 

不只是時代,還有各種被預設的背景,比如男性,女性,工人,當家,太妹,好學生,諸如此類的社會特定角色在固有的認知下行為,卻在21世紀各種解放後產生茫然無措的現代人,明明該是「自由」卻連何謂「自由」?如何「自由」都不了解

 

有著這樣的架構背景,去描寫一個家族發生的懸疑血案,加上古早世代神秘的預視體質,既魔幻又寫實,再者一樹很能抓住讀者目光的輕小說背景,難怪目前知道我在看這本書的人都一致讚不絕口~
謝謝雎鳩推薦~~~~

四個人的簽名   柯南道爾

 

理性系硬漢如我才不戀愛、結婚,我吸毒。

 

我已經廚力全開的去看它惹,但要在華生&摩斯之間看出點甚麼真的是......可惡我還得向小清水姊姊多多學習

 

德洛版的華生真的是太聰慧惹,改成這樣真的是很萌小蘿蔔版摩斯表示可以,很可以~

 

好啦它的故事我最喜歡的部份是,一切都順理成章,雖然不免有些厲害的巧合,但作為精彩的小說情節是可接受der;不免想到柯南的犯罪動機,嘛其實也算是經典了啦

 

還有故事中的故事,甚至是故事中的故事中的故事,這種嵌入式的描寫手法真的很適合放在最後解謎~我也好想試試喲~

 

百鬼夜行—陽   京極夏彥 

 

變成白色了。

 

可惡,把幼年禮二郎放最後太壞了只能被萌翻
可惡,中禪寺&榎木津那種「我懂你」「我知道你懂我」「不,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之感只能被萌到翻過來又翻過去

 

極堂真的是個很溫柔的作者他可理性分析一切事物,卻保留評價的餘地,任何存在皆自有其理,他只是帶讀者立於眾多立場之其一,看到故事真相,讓讀者保有閱畢故事後那種不能言喻的心緒

 

他的每個系列都各有特色,百鬼夜行是極堂系列的番外短篇集,主要採第一人稱,使讀者跟著主角的思緒流動一步步揭開內心幽微難辨的妖怪真面目

 

幽談、冥談則是一種存在於外在的異常情境,因為是起因是是日常,讀者可輕易生成故事樣貌,並且和個人經驗結合,所以令人不安的部分也顯得特別,讓人在意

 

我特別喜歡大鷹那篇~因為正好在想有關愛、繁殖意念、以及純粹官能間的關係;看極堂把這樣的概念和既存角色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超滿足的~~~


果然看書覺得開心或喜歡是因為和作者提出的意念起了共鳴啊啊~~

O孃   波琳.雷亞吉

 

女性既是被虐狂,也是施虐狂。

 

之前和再講討論到,女性的情慾是在被動、壓抑、受引誘的前提下才得以展現的,如果延伸這個命題,到「貶抑」、「喪失」自主人格的極端情況,就會是情慾的終極釋放

 

「我是你的」,O在一開始是受指導的情況下對愛人說出這句話,而後來他必須是在明亮的白天、在愛人溫和的詢問下,以自己清明的意識做出決定,這既是恥辱,也是獲得幸福

 

最終,除了鞭打、隨人占有等身心凌虐外,O必須在下體穿環,繫上刻有愛人名字的鎖片,並在臀部烙上愛人的名字,使他全然成為「物」,獨為愛人所有,愛人得隨時使用他、讓與他、奪回他

 

O有一名心儀的女性名賈克琳,是位美麗、隨性、高傲而冷漠的女子,O愛他,不是因為想征服他那種男性的情慾表達(雖然方式類同),而是因為O在賈身上看到自己撩撥起他人慾望,並以高姿態戲弄(或冷笑)處之的模樣,也就是O為自己的魅力所迷惑,並且在愛人也表示愛上賈時,幸福感油然而生

 

賈對O的情慾表達感到輕蔑與恐懼,對那樣身為奴隸而驕傲的O不可置信,O也一度認為賈絕對不能受到和他一樣的凌虐,而拒絕愛人的要求,直到愛人向O表示愛上賈,於是O便想方設法使賈接受調教,並為想像中哭喊呻吟的賈感到興奮

 

啊真是個好題材~~想拿來寫甄姬兒~

 

自由的前提是拘束,而自由意味著拘束,若是放棄自由,一切就解脫了,多麼愉悅——這樣的概念和虐戀的故事主軸讓我想到索多瑪120天(作者的確是薩德作品的粉絲),不過索更為殘暴,對角色心理層面描寫較不重視,且偏重論理和哲思方向的辯論,O孃則捨棄了對哲學概念的分析,文章結構也不使用數學邏輯式的編排,而且雖然是旁觀者角度做敘事,卻彰顯了女性心理的描寫,和索是非常不同的閱讀經驗

 

綜上所述,想推薦給再講~

盛開的櫻花林下   坂口安吾

 

恨著帶出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不是也代表著深愛著它?

 

戰爭真的是,影響人類生活的大事件啊規模越大、影響越大

 

這本短篇小說集除了<閑山>篇,主題都圍繞在男女之間,背後應該是有他的暗喻,比如戰後日本的頹敗、傳統文化的缺漏與斷壁殘垣、和新生活交融的茫然無措之類,不過單就男女關係觀之,也許是因為我緊接在O孃之後看,總覺得特別能察覺出男性書寫與女性書寫的不同之處

 

應該不是只有那個時期女性在男性眼中的模樣呈現出一種如大海般的不可測量性,以及令人感到恐懼的龐然超能和殘暴而純真的本能,也許就是在這樣的角度下,女性才如此迷人

 

噢我不是女權主義者啦

 

接下來可考慮看菊花與劍~奇怪我記得老爸那邊有啊

 

春雪   三島由紀夫

 

基於一個「嘿紀夫我想我們算夠熟了唄」的妄念而開始嘗試進入豐饒之海。

 

紀夫他,真的是個奇才 
忘記之前在哪看到,說是一個好的作家必須具備廣博的學識及良心,不過我一直覺得,能將心中理念及格局發揮出來的手段也同等重要;紀夫對故事節奏的掌控力道、整體結構的佈局的高超程度令我感動 該細膩時細膩,該明快時明快,毫不拖泥帶水,穠纖合度,閱讀過程中將文本嚼在口裡像唱歌一樣

 

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如同身歷其境的逼真場景描述>>點到即止的情節推進>>讀者心中形成朦朧的感受>>作者以譬喻手法點破(或說為其定調)這樣的朦朧後,最終達成讀者與作者間的共識共鳴,進而得到類似神交的感動

 

其實以一個世代以上的時間流程作為故事描述主軸的小說不少,但紀夫的豐饒之海之所以被認為是突破性之作是因為,他的重點不在各個世代的文化變遷,而是突破時間概念的個體存在性,也就是輪迴的概念

 

嘛不過我才看了第一部,不看到最後應該是沒辦法為此下結論的,但光是知道這樣的野心就足夠讓人悸動了畢竟我身處在宗教概念多元卻影響不深入的文化圈,對靈魂的概念幾乎是付之闕如(也許只有我是這樣啦不好全歸責於文化影響><),能透過紀夫得到這方面的體悟,我很幸運~

 

是說我覺得,本多和清顯,一方理性而冷靜自持,一方感性且浪漫多愁,這兩個極為對立的人格,應該是同時並存在紀夫身上的,但是根據我對紀夫的了解(也許還不夠深入啦,只是就僅得的資訊做的猜測),他似乎是想將兩者都拋棄,或說是想將兩者化為自己步向理想(終極的愛與死)的途徑,因而脫身於這樣的歸類之中

 

還有就是,紀夫寫的情慾也太讓人心跳了,明明完全不涉及裸露的性,就只是如實地闡述角色心中的熱情,就可以,這麼有官能感不愧是將愛與死做終極書寫的男人!!

蘿莉塔   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

 

「有人以為我會殺了她,但我當然不能。因為我愛她,第一眼就鍾情,最後一眼依然鍾情,永遠永遠鍾情。」

 

差點都要忘了我喜歡變態紳士的角色

 

如果說探究作者寫作的目的不是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該思考的事,那麼正解應該是,體味作者將心中對小說所能達到的美學極致所做出的一覽無遺的展露盡情欣賞了?

 

每每隨著劇情,看著主要角色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向早在把書從書架上拿下來時就知道的悲劇結果裡,一方面心裡悶痛的想倒在床上流淚,一方面又為達到如此境界的大師景仰不已,我真是,找了個好興趣啊啊

 

這本書有種神奇的魅力,它每個小章節長短不一,內容風格簡易繁複程度也不能一概而論,卻總能在該段落結束前掀起讀者對接下來的情節的強烈好奇心,就我目前的閱讀經驗,比起嚴肅的純文學,充滿魅力的大眾小說比較會出現這樣的美妙手法

 

有可能是對高刺激性的性描寫的期待啦,不過照作者的敘事手法,一開始就挑明了沒有那種明目張膽的情色場景,不過更讓人像對捕蚊燈的吸引力毫無抗拒力的蚊蟲般的,大概就是那份幽暗、罪惡、痛苦,卻也如牧神般明亮透徹的情慾;只能目不轉睛的看下去

 

我最最欣賞的部分,是它的整體敘事氣氛變化!!雖然中途也是不乏高度抽象的譬喻、英文雙關語、文學梗(最近對各種書中出現的文學梗融入度略有增加,令我大感欣慰!!)之類,但在蘿莉塔離開韓伯特的那段期間,相較於其他部分,整個行文風格、用字遣詞變得更加跳躍、抽離,甚至瘋狂,完全可以藉此感到韓伯特幾近崩潰的心理狀態

 

啊呀~好像獲得了某種有點令人憂鬱的靈感啊啊~

陰陽師—蒼猴卷   夢枕獏

 

窄廊上,博雅的笛子與晴明的紅唇。

 

平安時代就是有種,暗暗的、有稀疏燈火照亮、充斥無名騷動的感覺~枕獏真的把氣氛抓超好的!!

 

看他京都陰陽師朝聖之旅的合照們覺得可愛~可以這麼接近自己筆下人物也太幸福惹~

 

有一種敘事風格,像是一鏢斃命一樣,一針見血的直指所要描述的標的,我很喜歡,非常明快,但我自己是,噗噗噗噗噗噗一次發出很多很多鏢,不一定都會擊中標的,但是可以隨著鏢排列出的形狀去理解我想描繪的事物的模樣,大概也是沒什麼不好啦,但可能對讀者來說閱讀起來會不太輕鬆今天突然這麼想

 

說起來,枕獏說他不懂音樂真是嚇掉我的毛,音樂在陰陽師系列裡明明戲份頗吃重的啊啊果然文字能營造出像是真實的另一個世界啊

少爺   夏目漱石

 

一起去釣俄羅斯文學吧!

 

漱石你好幽默~難怪這是極受日本人普遍閱讀及喜愛的文學作品,能以淺顯直白的用字遣詞讓人體味確實存在的明治時期鄉間風景,還有粗野迂腐、懦弱膽小、優美高尚、直率質樸等各種殊異而真實的角色性格,超級值回票價啊啊~~

 

我想錯了,我一直以為虞美人草寫作先於我是貓跟少爺,其實是相反的,所以我也一直以為漱石深厚文學素養的表現是由深入淺的,一個演變為見山是山的概念,不過這樣看來,其實應該是,他在放棄教職後極力想做到的,就是毫無保留的大放異彩,儘管那似乎過於深奧,也過於逼緊自己了

 

一個痛苦、為神經衰弱所苦的人為何能寫出如此輕鬆幽默又不失深刻觀察的作品,我不能說自己知之甚詳,但也算略有體悟,希望我能在大師們的作品陪伴下看見更多,也行筆踐行更多

 

接下來想看魯迅!!

 一書一世界,沈浸在裡頭總是讓人忘卻時間的概念;除了享受閱讀,我也愛分析書中使用的敘事手法、架構佈局等等,進而想瞭解是甚麼樣的人會想到這樣的故事,這個人經歷過了甚麼,是甚麼樣的環境滋養出這樣的思想,大概就是一個,迷妹的心情。

 

這個分類裡就是拿來放置迷妹心得的。

會飲篇   柏拉圖

 

嗚呼我終於,拜讀了傳說中的會飲篇,蘇格拉底so charming,美男子都愛他,他也超愛美男子嘿。

 

它是一部由柏拉圖所著,以論愛之本質為主軸的文本,它是有情節的,主要是一場宴飲中,幾位友人對愛的讚頌與意見發表

 

誒~我對拉底轉述的愛理解如下
愛如果被認為是對美與善的追求,基於人不會追求自己已有的東西,而會追求自己缺少之物的道理,愛是沒有美也沒有善的
但不代表愛是惡與醜的,因為美與醜,善與惡的兩個極端值間仍有中間值,愛就身處其中,並極力追求美與善

 

人追求善是為得到幸福,追求美的目的則複雜些;愛是美的孕育,除了追求美,並希望永恆保有美,也就是同時追求不朽,人在個體意義上是可朽的,但得透過生殖繁衍達到不朽,所以生殖是不朽與孕育美的手段,因此人們先是透過肉體、形體之美體會美,再則從多數個體中得到美,進而了解體制之美,並得到知識之美,最終前往美的本身,這就是愛

 

但有一點要注意,希臘人超愛美男子,超愛美男子,超愛美男子,這些美男子本身就是一種形體之美,從他們身上不必以生殖為目的追求即可觸及美之局部,所以美男子是通往終極、絕對的美的途徑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很常被提起的事,陰陽人~
他的英文原文是hermaphrodite,含有愛神阿佛洛狄忒的名字(Aphrodite),雖然還沒詳查,但總覺得這之中應該有什麼意義!!
陰陽人是圓滾滾(代表圓滿)、有兩個頭、四隻手、四隻腳、兩副內臟的強大人類,因為強大,想上天造反,被神砍成兩半、並由阿波羅縫好傷口,留下肚臍這個疤,並將生殖器移至前方,讓找到自己另一半的半身可以相互擁抱結合

 

這兩個半身一旦遇到彼此,便時時刻刻想與對方廝守,再也不分開;打鐵的神問他們,如果他能將兩人永遠鍛在一起,生一起生,死一起死,他們是否願意?他們欣然同意
比起拉底的論證,陰陽人的傳說浪漫很多!!難怪常被引用~

 

最後一段是拉底與兩位美男子之間的調情<<<
阿爾基比亞德超熱烈的追求拉底,綜合前開論證,他可以藉由拉底得到愛的力量,雖然他說拉底不美,超醜,但拉底說話具有無比的智慧與魅力(同時表示對他人的蔑視),令人心生嚮往(雖然覺得可惡)
於是熱烈追求,情節簡直bl~該畫人設溜~

 

整本超輕薄!!內容和行文方式也很平易近人~~也同時具有值得深思的哲理,很可以收藏!!

 

 

郵差總按兩次鈴   詹姆斯.凱恩

 

超棒的情節,並且這樣的描述程度的確已足夠成就一部經典電影的劇本。

 

如果採用更加深入探討主角內心活動的寫法,使得主角最後一次的行為主觀上是否具有犯意產生撲朔迷離的效果,我想會更增添結尾不祥的餘韻~

 

不過編者表示不欣賞近日來備受推崇的日本推理,想必是偏好解密、犯罪情節的推理小說類型,以這樣的標準來說,本作可是登鋒造極

 

嘛也好啦,我也因此獲得某種幽微的靈感啊~

 

我知道為什麼編者會覺得本作的主角的犯罪動機不是愛情而是情慾,並以書中角色的社會階級判斷其情感認知的深度大概就是性的輕微衍生,我覺得,以犯罪及情節的精密程度相較,對於情愛的描寫的確只是交代了事,但同上述,此即已足,只是對我來說,如果想換個敘事主軸描寫同類型故事,我可算是得到了非常不錯的提示和幫助~

 

啊對了,是說我一直很喜歡這個掛羊頭賣狗肉、文不對題的書名~有機會自己也來一發!!

太陽與鐵  三島由紀夫

 

紀夫大概是個,自尊心極強,同時極力以理性壓抑與生俱來的強烈感性的人。

 

這種形同本能的浪漫感性在自負又世故的紀夫自己看來,應該是種軟弱的象徵,如果肉體認識到的世界與以語言認識到的世界是互為兩極的極端,紀夫就是出生在語言上、逐漸步向肉體感知的意識體
 
然而,那樣的理性卻像銜尾蛇一樣,帶著反面極端點的特質
 
紀夫討厭宰治的作品,甚至在碰面時對宰治本人如實表達了這樣的心得,宰治聽了手足無措,對紀夫說:可你終究還是來了嘛,可見你並不討厭我的作品呀。
我看到這裡笑到翻過來又翻過去,這根本wwww經典的魔羯與雙子對決場面wwwww

我想紀夫是被宰治那種,那自己丟臉又猥瑣的自卑情緒做為創作主軸感到不以為然,而且這樣的做法甚至有威脅到紀夫的自尊心的可能,因為,紀夫是絕對不可能承認自己有那樣猥瑣不堪的一面的,再者,成長於貴族家庭的紀夫似乎也對明明是從津輕上京打拼的鄉下青年,還硬要寫落魄貴族故事感到難以認同啊
 
兩次世紀界大戰對我來說是個文藝的黃金年代,嚮往的不得了,看到連那個時代的作家都在嫌自己身處的文化環境庸俗,真是略感汗顏,又覺心領神會啊;再過50年,我們也會是誰心目中的黃金年代嗎?

小說的五十堂課  大衛.洛奇

 

「小說是Gestalt,意即一種感知的模式或結構,具備一體成型的性質,無法單靠計算其細部成份總和的方式來加以描述。」
 
我目前的閱讀疆域還是比較集中在日本和法國,英美對我來說一直有種,不知該從何入手之感
 
因為本書作者主要是研究英美文學的,所以在介紹各類修辭手法時所引用的即以英美作品為主,因此,除了可以快速得到基本修辭知識,也可以一窺英美系文學的經典之作
 
更棒的是,對於日後的寫作計畫也提供了很多很多的素材,要是能多看多寫應該會變棒棒!!

「你必須繼續。我無法繼續。我會繼續。」
身處天堂與地獄間的困境~:-))

 

第五號屠宰場  克爾特·馮內果

 

如何描述一件悲哀的事以使人感到悲哀?除了那些讓人不願碰觸的人間景色,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的平常心和詼諧的語調也許是不錯的助力。
 
真的是一本很棒很棒的小說啊~~ :'-(如果我是因為他的主題"反戰"而得知這部作品,我肯定不會把它從書架上拿下來(aha)

 

我是因為得知作者對時間軸的特殊操作手法才特意借來瞻仰的;為敘事順暢,出現情節時點跳躍的情形所在多有,在本作,主角被賦予了穿梭時空的能力(非能自主決定的),同時兼有被外星人抓走的情節

 

聽起來像個神經病,又因為主角經歷了二戰時期最慘烈的德勒斯登大屠殺,事後又沉迷於科幻小說,並且故事是由作者本人以一種閒聊的口吻、隨意劇透(比如:這人等下會死)的後設小說方式寫就,要讓讀者不得到主角患有精神疾病、創傷症候群之類的心證很不容易,但作者處理的很完美

 

如何區辨夢境與現實、真實經驗與傳來記憶?如果在實存與虛幻二者中同時插入相同的元件,那麼混淆二者的真實性也只是必然的結果了,想來作者即是採用了這樣的機關,遮蔽讀者理性客觀的觀點,讓主角的神經病和外星體驗全數成真,也削弱了直接面臨悲劇的酸楚,只是唏噓

 

另外,作者一直持續而隱微的傳遞一個訊息,那就是,在能理解並感知四度空間的情形下是沒有時間概念的,過去、現在、將來都是同時存在的,因此即便是死亡,對死者本人來說也不是一切的終結,而只是一個單純的事件,在死亡之後,仍會在某個地方繼續生存(只是什麼也無從改變)


這不是什麼真理也不是新興理論,但它對主角看待事物的方式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也間接的感染了讀者對主角經歷的感受,並加強合理化時空旅行這件事
 
在反戰觀點的傳達上,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德勒斯登大屠殺的倖存者之一,所以對戰時場景、士兵的心理描摹自然到位,可是那不是他的重點(本作並非寫實主義小說),應該說,除此之外,作者透過戰場上的忠士、孩童般的孱弱士兵、未上過戰場的理論派、後方婦女、戰後的下一代等不同觀點去旁敲側擊出戰爭這件事,也羅列出些許數據,諸如廣島投彈的死亡人數其實少於傳統空投東京造成的死亡人數,甚至由外星人去嘲諷所謂時間、自由意志等概念
 
我真的很喜歡本作,尤其是主角自從被外星人抓走後,受其思想影響,認為不必對死亡一事多感動搖,但偏偏本作充斥各個大大小小人物之死,每當描述一次死亡事件,段末必定加上一句「事情就是這樣」,直到故事末尾,這句話累積的重量足以讓人痛哭流涕,但偏偏作者敘事行進詼諧,讓人覺得,真的是「事情就是這樣」,這大概就是最悲哀的地方

 

嗚吼吼~~~好想寫個致敬作喔喔喔!!!

 

心  夏目漱石

 

漱石是個溫柔而冷漠,明理而彷徨的人。

 

因為看了從老爸那裡借來的《被扭曲的櫻花》一書,對其中提到有神風特攻隊隊員曾反覆閱讀《心》一書感到好奇,因此特意借閱
 
故事中,愛情、親情、友情討論皆有之,然最著重的應該是個人與國家社會、理想與現實間的拉扯與思考

 

考量到《被扭曲的櫻花》提出的觀點,以及《心》中提及的明治天皇駕崩和乃木夫婦殉死,不免得到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在個人心中引起的激盪和排斥,究竟是多激烈的掙扎,這樣的心得


堅持透過自我肉體鞭笞已達精神超脫的K似乎是這樣掙扎的代表,為了理想甘願犧牲,卻在意識到自己遲疑於個人生存美好之處(愛情)時大感挫敗,終於自殺;老師則是為獲得純淨神聖的美好(愛情),嫉妒起友人K,甚至不惜打擊其信念與希望,間接導致K的自殺,日後與妻子幸福美滿,卻也無時不刻被罪惡的陰影追隨,終於自殺
 
如果沒有經過《被》的引導,其實把《心》當成悲劇的愛情故事看看也可以,只是,現在的我是基於想瞭解特攻隊員心中糾葛才閱讀此書的,因此我會傾向把故事角色代入神聖的皇國、成為天皇之盾、與想活下去的欲望間的掙扎;至於自殺這個行為,因為它的目的而顯得悲壯淒美,但在K的死相描寫採用如此寫實的手法、以及考量漱石當時婉拒文學博士一事,我想漱石對為國家奉獻性命一事是採否定且批評見解的
 
故事整體結構穩健,柳暗花明,超級佩服漱石對故事行進節奏還有溫柔敘事的能力;另有一事令我感到有趣:故事第一個出現的「我」表示以英文代稱故人實在冷酷,所以以習慣稱之「老師」,不過老師卻以「K」稱呼故友,這樣的差異是為什麼呢,為了想凸顯兩人性格的差異?為了故事閱讀的順暢度?還是為了營造越來越遠的層次感呢?我還得再想想

 

是說一開始的「我」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也很像愛情,老師本人也不諱言的剖析了此事,同性間的追求也許在某個時期來說,相較於在異性身上的追求是容易的,我可以理解~至今依然如此,即便對象是異性,取得的效果依然相同
 
接下來會回頭把《被》看完,小心不惑於看似壯烈淒美的所謂自殺式攻擊,去理解面對煎熬困惑的優秀特攻隊員的思想與感情,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

 

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  大貫惠美子

 

是一本討論「神風特攻隊在知識和精神上都沒有重製帝國主義的意識型態,但為何卻在行動上重製了?」的書。
 

這個主題環繞著代表日本文化的櫻花,因此作者在一開始便詳細表述了櫻花自大和文明尹始所代表的各種意涵和象徵的多義性,接著是維新時期天皇制的建立和「對國家/天皇盡忠盡孝」的歷史演變,再來是列舉五名特攻隊員的日記手札,分析其思想面向,最後再總結上開疑問,並與外國前例比較

 

軍國主義(或說戰爭)總會用花朵和鮮明色彩的徽章旗幟美化其中的惡意,基於溝通上必然存在的誤解認和象徵多義性的撿擇,人們會以自己的美學意識去認知,於是有意無意的成為社會上的行為者,進一步促進軍國/帝國主義的深化;在日本,如櫻花般美麗的散落、死後化為靖國神社的櫻花等,對櫻花代表意義的扭曲就是這樣的作用

 

以書中所列的五名特攻隊員為例,在特攻隊的學徒出陣者中多是當時一流大學的菁英,且為世界主義的知識分子,飽讀國內外文學、哲學著作,思想偏向左派、抑或保守者皆有之,然而即便是這樣著重思想與攝取知識的年輕人,仍然將情感上的愛國心和被意識型態操弄的民族主義混淆,做出不惜犧牲性命的出擊

 

作者對此認為,國家權力下的思想洗腦不可能完全成功,也不會全然失敗,但無論如何,若是將特攻隊員的作為視為無意義的犧牲,不管是對已經無法起身辯駁的特攻隊員或遺族來說,都太過殘酷了

 

特攻隊員的日記、手札的公開、出版,不論是國家出示為範例而置於靖國神社的遊就館,還是由遺族整理發出,其實不在少數,可是如本書以軍國主義和特攻隊員的思想及其行動間的影響、關聯為題做深入研究則似乎不多,是非常有系統且詳盡的論著,閱讀過程中一度因為特攻隊員激昂、哀切的悲壯陳言感傷不已,所以特別提醒自己,千萬別被看似淒美的表象困住,我們要看到的是為何如此的時代脈絡,這才是我閱讀此書的目的

 

雖然我實在稱不上什麼知識分子,但我很想以此為目標,於是設定了一個年限,想達成一個以閱讀為手段的目的,屆時看能不能理出點什麼、或寫出點什麼,看看自己究竟身處何處?能留下些什麼?

bottom of page